歷屆楊士琪紀念獎

1986-1988 楊士琪紀念獎



楊士琪曾是聯合報採訪電影新聞之專業記者,她在1983戒嚴時期報導《兒子的大玩偶》的「削蘋果事件」,造成體制改革,促使政府不再以政治干預電影,拓寬台灣電影尺度,對台灣新電影的發展影響深遠。

1984年她因氣喘驟逝,為紀念楊士琪對電影之貢獻,當年度由侯孝賢投資、楊德昌導演的《青梅竹馬》,特於片頭寫下「獻给楊士琪,感激她生前給我們的鼓勵。——製作全體同仁敬致、」蔚為新聞界與電影界之佳話。

1985年27位楊士琪生前電影界與新聞界友人聯合倡議組成楊士琪紀念獎工作委員會,決定每年選出一位富於道德勇氣並且努力開創新局,提升電影地位的傑出人士,彰顯楊士琪生前熱愛電影,堅持新聞正義,勇於突破體制,鼓勵電影創新的精神。

1986年選出第一屆得主為明驥,由侯孝賢、楊德昌、朱天文頒獎給他,推崇他在擔任中影總經理時,支持新電影,開辦電影人員訓練班,培養電影人才,是台灣新電影的重要推手。

聯合報社長劉昌平致詞時表示,這個紀念獎設置的意義,代表對社會「善意的關懷,希望今後能超越電影,擴大為社會大眾都能接受、感應的共同理念。」

獎座由導演王童設計,為銅底鍍白金,獎柄為電影底片曲樑,一位身披長衫的短髮女士振臂而起的肖像,獎座耗資一萬五千元,該獎座開模及製作費用由電影界人士捐獻。


獲獎得主

明驥

具有獨特智慧及意志力,歷任中央電影公司廠長、總經理任內,建立台灣的電影工業,率先建立中影文化城,提供影視拍攝的片廠、設立技術人才培訓班,最為人知的大師三巨頭李屏賓、廖慶松、杜篤之皆來自這個訓練班。 在中影公司總經理任內,他展現無比魄力,陸續延攬人才包括吳念真、小野、段鍾沂、黃嘉生等年輕人進入製片企劃部成為公司的核心幹部,掀起了影響台灣電影深遠的台灣新電影運動。 他發揮軍人本色,把職場當戰場,突破體制上的困境創新,奉獻心力,不惜犧牲自己的仕途,為台灣電影開創新局。

吳天明

打破中國大陸片廠的官僚體制,培育了大陸第五代導演陳凱歌、張藝謀、黃建新等人,走出傳統敘事風格,提升中國大陸電影水準,並受國際矚目,開創華語電影新格局。

林添榮

在電影黑暗期仍以個人力量不斷添購引進電影先進器材,默默革新國內電影攝製器材,帶動電影工業技術進步。